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产品 >
救助“失灵”背后:学界建议精准帮扶 2020-04-23 16:46:26  来源:华夏时报

近日,珠海市晶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一纸“放假通知”,将外贸制造业的尴尬处境放至聚光灯下。

该通知称,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不景气,公司业务影响严重,连续半个月未接到生产订单,决定从4月20日至10月8日全厂放假半年。

在此之前,深圳华鑫微电子有限公司也由于海外订单被取消,订单锐减,从4月1日起放假至8月1日。

受到国际形势影响,外贸不景气已经影响到多家制造业企业。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联席主席、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呼吁,希望政策能给坚持复工的企业精准的帮助。

事实上,高层的基调也在陆续发生改变。近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首次提出了“六保”的新提法。这和原来的“六稳”截然不同。

在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看来,在未来经济受到的冲击超级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坚持底线思维和底线管理,把“六保”作为目标,其中蕴含的压力实际上并没有减轻,并不意味着把目标调低了。

“保就业、保民生仍是核心问题。”刘元春表示。

在毛振华看来,“六保”也和中小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息息相关。他呼吁,不要将大量资金盲目地投入到基建中去,放到能够实际发挥作用的产业中更有价值。

“六保”关键是保就业保民生

从“六稳”到“六保”,程度不同,但核心相同,保就业和保民生仍是其中最为关键的。

“现在很重要的一点是,目前还有约1.3亿没有复工复产到岗的农民工,以及由于企业停工停产、没有正常上班的几千万的城镇工人,要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另外,还有今年830多万大学生毕业,以及几十万复员军人的就业问题。这些数字摆出来,我们发现要解决这些就业,保证这些人群的就业,经济增长速度是不低的,并不像很多人讲,保证零增长就能保证居民就业的良好完成,就能保证稳就业和保就业。”刘元春说。

由于我国调查失业率的统计问题,大量的农民工和流动人口不在统计范围内,但首当其冲的失业人群就是他们。

按照人民大学测算,中国GDP每增长一个点,所带来的就业不到200万,但是在GDP下行时,每少增一个百分点,所带来的失业可能接近400万人。如果造成了大规模失业,不仅仅会体现为经济危机,还有可能体现成社会危机。因此,要把保就业、稳就业的目标转换成政策性目标、政策性行动。在刘元春看来,就业稳定比简单稳定GDP更难。

在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看来,谈保就业和保民生的时候,不能忘记民生。

不过,保民生并非易事,因为民生的核心概念就是就业和居民收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居民收入实际增长速度-3.9%,这意味着保民生的压力也非常严峻。

在刘元春看来,农村居民收入的冲击远远大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冲击;农民工收入的冲击、小业主的冲击远远大于其他阶层的冲击;教育服务行业、餐饮业收入受到的冲击要远大于其他行业。

“没有很强的经济增速,‘六保’很难实现,特别是保经济增长和保就业。”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室主任张明表示。

在张明看来,“六保”的兜底是指实体经济,但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同时也要注意防范暴发系统性风险。

“在过去GDP增长是6%的时候很多金融风险是可控的,但当增长从6%滑到3%甚至更低的情况下,很多金融风险会较快的暴发,比如地方债问题、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未来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的问题。所以,兜底应该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六保’兜实体,同时还应注意在经济增速明显下行的情况下,怎么来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暴发。”张明说。

在刘元春看来,下一步转移支付的力度要很强劲,由于疫情持续的时间以及经济低迷的时间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因此,财政支付应与保就业和保增长保持一致,同时,救助政策要以民生为先导,以就业为先导,而不是简单以需求刺激为先导。

学界建议精准帮扶

目前,各地均有不少稳定经济、促进复工复产的政策下达,但对上述“放假”半年的企业来说,这些政策仿佛“失了灵”。

“目前政策是锦上添花,在我们正常复工复产的前提下,政策给与我们很大的便利,但如果没有订单,政策也基本无计可施。尤其是外贸企业,相关部门无法牵线搭桥拉来订单,企业想外贸转内贸,也不能一蹴而就。”东莞一家充电桩企业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实体经济停摆,这是中国经济难以承受的。

“建议精准施策,保中小企业特别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对他们进行救助。‘六保’中,保市场主体、基层运转、民生工程和就业都关乎上述类型企业。所以,对企业的疏困不是简单的弥补疫情到来后造成的损失,而是要结予坚持复工的企业精准帮助,特别是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帮助的成本也比较低,相对于做一个大基建工程,效率高很多。基建工程可能未来很多年后才发挥效应,一时间拉动不了太多的就业,效率低很多。相对而言,将救助放到中小企业特别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这些产业里非常有价值。”毛振华说。

陆挺也认为,此时对新基建、数据中心搞大量的财政补贴,拉动的就业可能比较有限。但如果政策拉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可能会产生明显效果。

在他看来,政府一方面可以给确实没订单的企业一些补贴,使其能够维持基本运营,此外,可以学习发达国家,多搞就业培训,不仅能创造需求,同时能让就业人群、尤其是相对年轻的人群顺应国家需求结构的变化。

“从设计政策的角度来讲,我们建议政府刺激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相关需求。如果刺激类似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对带动就业的影响非常有限。”陆挺表示。

在张明看来,大规模财政货币政策救助是可以的,但救助的资源一定要有效,这也是2008年当时的救助较大的一个问题。这次应对疫情这样的供给侧冲击,应该财政为主货币为辅,财政以直接补贴中小企业和家庭为主,以基建为辅。

关键词: 救助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6
 

中国网购网 market.sosol.com.cn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